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巡講活動走進鳳陽縣——揭秘恐龍
來源:鳳陽縣科協(xié) | 作者:市科協(xié)站管 | 發(fā)布時間:2024-09-21 17:11:49 閱讀:次
9月18日到9月20日,,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巡講活動走進鳳陽縣,,國家自然博物館三級研究員王文利教授為鳳陽縣的學生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揭秘恐龍”的科普講座,。 王文利教授是國家自然博物館三級研究員,,長期從事古生物研究,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講授恐龍家族,,退休后多次參加各類科普講座,。 活動期間,王教授先后走進鳳陽縣東華路小學,、鳳陽縣實驗小學,、鳳陽縣西華路小學,帶領(lǐng)2000余名師生一起穿越到遙遠的史前時代,,見證了恐龍的奇幻世界和未解之謎,。活動伊始,,王教授就展示了自己精心收集的“寶貝”——化石,、琥珀等標本,,邀請同學們近距離觀看,直觀了解古生物,。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激發(fā)了同學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接著,王教授從恐龍化石的挖掘,、恐龍的生活習性,、恐龍滅絕的原因、恐龍化石的形成過程等方面,,與同學們一起開啟了恐龍化石探秘之旅,。“判斷恐龍的年齡和判斷樹的年齡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據(jù)恐龍的骨密度,,我們可以來判斷恐龍的年齡,。”“還可以從肌肉對骨頭的附著狀況來判斷恐龍的性別……”王教授著重介紹了運用恐龍化石來研究恐龍的種類、年齡,、性別等知識,。在王教授循循善誘的引導下,同學們了解到通過恐龍的牙齒,、骨密度,、骨骼生長紋等方面可以區(qū)分恐龍的性別、年齡,、健康程度等,。王教授還著重介紹了“恐龍牙齒”,教孩子們通過“恐龍牙齒”辨別恐龍的種類,,提醒大家要注意牙齒健康,。 生動形象的講解、豐富多彩的圖片以及精彩的考古小故事,,使同學們聽得興致盎然,、津津有味,激發(fā)了大家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為他們未來的科學探索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
【打印本頁】 |